老年医学科

科普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内科片区 > 老年医学科 > 科普知识 > 正文

老年人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综合征”

发布日期:2025-05-21    作者:     来源:     点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医生说:“刘大爷,您这是老年综合征,需要老年科综合评估和干预哦。”

“老年综合征?什么是老年综合征呢?”

 

老年综合征(Geriatric syndrome,GS),指多种疾病或原因造成的老年人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它不是特指一种疾病,而是一组老年人特有的临床症候群的统称。老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为什么要重视老年综合征呢,因为老年综合征标志着老人失能的开始,它会严重损害老人的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缩减老人的预期寿命,增加照护者的身心负担。

截止到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人口老龄化既是国家大事,亦是老百姓的心事。

 

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有:跌倒、老年痴呆、尿失禁、晕厥、谵妄、失眠、帕金森综合征、抑郁、肌少症、衰弱、多重用药、慢性疼痛等。传统的医学综合征往往表现为“一因多果”,而老年综合征表现为“多因一果”,即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同一类临床表现。因此,针对老年综合征的管理应当是全面、系统的。

1、跌倒

跌倒是指意外摔倒或滑坐在平地或低处,不伴有意识丧失,并除外有严重躯体疾病(如癫痫、卒中及晕厥)或非常环境所致的跌倒。我国社区60岁以上老人跌倒的年发生率为18.0%跌倒是我国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跌倒过的老年人1年内发生再跌倒的风险高达60%老年人跌倒是生命的闯关之旅。明确跌倒危险因素对于早期干预极其重要,肌肉无力、步态异常、视觉减退、关节炎、抑郁等是最常见的风险因素。

2、老年痴呆

痴呆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在8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20%。认知损害的范围可以包括记忆、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领域,在病程的某一阶段还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3、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客观存在的不自主的尿液排出,并对社会活动和卫生造成不良影响,老年妇女(>65岁)达56%以上。主要表现为不能控制排尿而尿湿裤子,1年内超过5次且已经对生活造成困绕。

4、老年抑郁

老年抑郁的特点是症状不典型、多为轻度抑郁、躯体主诉较多、认知功能损害较重,自杀率低但自杀成功率高。约10%-34.5%的社区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大约半数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诊治。既往抑郁史、抑郁家族史、合并躯体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痴呆及帕金森病)、严重躯体功能障碍、缺乏社交、孤独、疼痛、女性、应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某些降压药)等都是老年抑郁

的危险因素。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中间易醒,醒后难于再睡,早醒,或自觉睡眠不足,次日感觉疲乏困倦等。

5、多重用药

多重用药是指同时使用5种以上药物(也包括非处方药物、中药、保健品),或用药与临床指征不符合。老年人同时使用3种以上药物者占50%以上,同时使用4-6种药物者高于2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轻者高2-7倍

6、肌少症

亚州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肌少症的患病率可达10%-20%,且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老人肌肉组织减少可引起肌肉功能减退,并进一步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伤口不易愈合、免疫力下降、压疮、肺炎等,严重的肌少症可导致老人死亡率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