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腰椎间盘的生理性改变、外伤、受寒等。
临床表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肌肉瘫痪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中频、针灸、推拿等。
2、介入治疗:射频、臭氧、切吸等。
3、微创手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
4、手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椎间盘镜:是从脊柱后面也就是靠近皮肤的一面做切口进入的微创手术。
椎间孔镜:是从脊柱侧面的椎间孔进入的一种微创手术。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需要将相邻椎节通过通过植骨的方法加入内固定融合器,把它们变成整体的手术方式,从而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
健康教育:
1.术后尽量卧硬板床,注意休息,3-6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走、久坐、久站,避免跑、跳,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2.术后坚持行“直腿抬高”以预防神经根粘连,“五点支撑法”以锻炼腰背肌力量,佩戴腰围时间不应连续超过1个月,以免引起腰背肌萎缩。
3.术后尽量使用坐便器,避免用力咳嗽及打喷嚏,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加强营养,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鲜多进食。维生素和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5. 定期复查。
术后康复锻炼:
1、一级康复:
主要是被动运动(术后1-3天):内容包括卧位、床上体位转换(翻身)、协助患者行被动运动(踝泵、关节屈伸、直腿抬高:保持5到10秒,每天10-30次)。

卧床 体位转换(翻身)

踝泵运动 关节屈伸
直腿抬高运动
2、一级康复(术后4-7天)
以主动运动为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佩戴腰围下床活动,适当增加腰背部的柔韧训练,每天俯卧位抬头20次,减少神经根粘连;每日指导患者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佩戴腰围 下床行走

俯卧位抬头 坐位扣背
3、(术后8-15天)
以主动运动为主:日常活动给予协助,坐、站、拾物姿势训练,每次缓慢行走10min,随着病情好转,延长行走时间,并进行日常宣教。

坐姿 拾物

站姿
4、居家康复(术后16天-3个月)
(1)、生活起居教育
腰痛患者的疼痛常与受冷、气候变化有关,故应防止腰部受冷、受风;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腰椎外伤; 注意控制体重; 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增高带来的不良后果; 尽可能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加重腰痛的危险因素。
(2)、日常活动教育
日常活动中应避免过度冲撞、跳跃等动作,可采用步行、游泳、传统功法( 如太极拳、八段锦) 等低强度运动,注意运动中不要引起或加重腰痛。如腰部有疼痛时应避免腰部扭转动作的运动。
5、居家康复技术规范
1、体位摆放技术:腰痛患者居家卧床休息,合理、正确的体位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一般的腰痛可休息 1~3 天,最多不超过 2~4 周。

卧床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2)、运动疗法:
①、抱膝运动:
仰卧位,双膝屈曲,臀部用力夹紧,收缩腹部,再双手抱单膝靠近胸部,然后回复至原来位置,重复 5 次,换另一侧膝部。此运动可牵拉下背部、髋部肌肉。

②、腰部伸展运动:
保持俯卧位,双手向后伸放于臀部,通过腹部的支撑使胸部和下肢同时抬起并放松,重复5次为一组。

③、飞燕式背肌强化运动:
俯卧位,上部躯干抬起 5 次,然后双膝伸直,尽量上抬下肢 5 次。

④拱桥式训练法:
患者仰卧于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 五点支撑) 用力将臀部抬高,然后缓慢放下,重复 5 次。可增强腰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