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院区

科普知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

发布日期:2023-10-26    作者:     来源:     点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腰椎间盘的生理性改变、外伤、受寒等。

临床表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肌肉瘫痪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中频、针灸、推拿等。

2、介入治疗:射频、臭氧、切吸等。

3、微创手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

4、手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椎间盘镜:是从脊柱后面也就是靠近皮肤的一面做切口进入的微创手术。

椎间孔镜:是从脊柱侧面的椎间孔进入的一种微创手术。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需要将相邻椎节通过通过植骨的方法加入内固定融合器,把它们变成整体的手术方式,从而建立和维持腰椎稳定性。

健康教育:

1.术后尽量卧硬板床,注意休息,3-6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走、久坐、久站,避免跑、跳,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2.术后坚持行“直腿抬高”以预防神经根粘连,“五点支撑法”以锻炼腰背肌力量,佩戴腰围时间不应连续超过1个月,以免引起腰背肌萎缩。

3.术后尽量使用坐便器,避免用力咳嗽及打喷嚏,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加强营养,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鲜多进食维生素和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5. 定期复查。

术后康复锻炼:

1、一级康复:

主要是被动运动术后1-3天:内容包括卧位、床上体位转换(翻身)、协助患者行被动运动(踝泵、关节屈伸、直腿抬高:保持5到10秒,每天10-30次)。

 

     

                             卧床                             体位转换(翻身)

     

踝泵运动                             关节屈伸

 

 

直腿抬高运动 

 

2、一级康复(术后4-7天)

主动运动为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佩戴腰围下床活动,适当增加腰背部的柔韧训练,每天俯卧位抬头20次,减少神经根粘连;每日指导患者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佩戴腰围                       下床行走 

 

  


俯卧位抬头                    坐位扣背

3、(术后8-15天)

主动运动为主:日常活动给予协助,坐、站、拾物姿势训练,每次缓慢行走10min,随着病情好转,延长行走时间,并进行日常宣教。

 

  


坐姿                   拾物

 

 


站姿

 

4、居家康复(术后16天-3个月)

1)、生活起居教育

腰痛患者的疼痛常与受冷、气候变化有关,故应防止腰部受冷、受风;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腰椎外伤; 注意控制体重; 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增高带来的不良后果; 尽可能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加重腰痛的危险因素。

2)、日常活动教育

日常活动中应避免过度冲撞、跳跃等动作,可采用步行、游泳、传统功法( 如太极拳、八段锦) 等低强度运动,注意运动中不要引起或加重腰痛。如腰部有疼痛时应避免腰部扭转动作的运动。

5、居家康复技术规范

1、体位摆放技术:腰痛患者居家卧床休息,合理、正确的体位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一般的腰痛可休息 1~3 天,最多不超过 2~4 周

  

卧床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2)、运动疗法:

①、抱膝运动:

仰卧位,双膝屈曲,臀部用力夹紧,收缩腹部,再双手抱单膝靠近胸部,然后回复至原来位置,重复 5 次,换另一侧膝部。此运动可牵拉下背部、髋部肌肉。

 

  


 

②、腰部伸展运动:

保持俯卧位,双手向后伸放于臀部,通过腹部的支撑使胸部和下肢同时抬起并放松,重复5次为一组

 


③、飞燕式背肌强化运动:

 俯卧位,上部躯干抬起 5 次,然后双膝伸直,尽量上抬下肢 5 次

 


 

④拱桥式训练法:

患者仰卧于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 五点支撑) 用力将臀部抬高,然后缓慢放下,重复 5 次。可增强腰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