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给社会家庭带来了人力、财力上的沉重负担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脑血管病防治中最重要的长效机制。
① 利用我院120开通的“卒中绿色通道”,由神经内科专业医生出诊,在发病现场即完成初步诊断,送至医院途中完善相应的患者病史采集、生命体征监测;
② 设立了卒中门诊,由神经内科医师24小时坐诊。
③ 在120转入院途中只需要神经内科医师提供患者名字和身份证,即可办理住院手续,避免了办理住院手续等环节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
④ 影像科专门设有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电话,若有卒中患者,入院后即刻根据病情选择最优的影像学检查模式,为卒中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⑤ 若明确为脑出血,立即判断出血原因,与神经外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开展急诊脑出血微创手术或开颅手术等。
穿刺前 穿刺中 穿刺引流术后
⑥ 若明确为脑梗死,即刻完善脑梗死的一站式血管评估检查,如急诊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脑血管成像等检查,评估脑血管情况,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⑦ 若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内,由神经内科医师直接在检查室或120救护车上即和患者家属沟通,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直接由医护人员陪同转入介入室,极大的缩短了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静脉溶栓、动脉穿刺时间,为脑梗死患者开展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取栓或多模式血管再通治疗。
⑧ 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转入神经重症监护室治疗,实施实时脑功能监测、床旁TCD监测、视频脑电监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监测、视觉诱发电位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能及时判断患者的脑血流及脑功能状态,评估病情,指导治疗,预测预后。
⑨ 患者通过急诊处理后,转至病房,开展“卒中单元的治疗模式”,联合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针灸推拿医师、专业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专家等组成卒中单元,对于收入院的每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价,在统一规范而又个体化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备相应心理、语言、吞咽功能康复治疗。
⑩ 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患者的脑血管情况,适时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椎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
(11)开设脑卒中健康教育门诊,建立了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完整筛查流程及个人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指导用药及康复治疗。
2011年起,对脑血管病危险人群开展危险因素的筛查,启动“重庆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对万州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共完成初筛,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网络直报筛查数据,其中高危人群进入复筛程序,强化健康教育,根据个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生活指导,给予药物干预,其中对有脑颈血管病变者,进一步脑血管介入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