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青医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三峡青医 > 正文

【三峡青医】不断改变自己,探索医学新境界——耳鼻咽喉科青年医师邱志利

“耳鼻喉有听觉、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等功能,各器官互相影响,环环相扣,让耳鼻喉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耳鼻咽喉科青年医师邱志利开门见山。行医16年,性格沉稳、志向笃定的他,不断改变自己,探索医学新境界。

改变的不是命运, 而是医学境界

邱志利是湖北武汉人,2004年从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在四川某国有企业职工医院耳鼻咽喉科开始行医,一干就是六年。2010年,一直发奋自学的邱志利考上重庆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硕士生。2013年硕士毕业,邱志利选择了我院。

耳鼻咽喉科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五官科,2003年独立成耳鼻喉科。“我来时,科室历经十年发展,技术力量、医疗设备、治疗技术和激励机制,都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能得到温碧隆、蒋晓平等前辈的悉心指导,让我终身受益。”邱志利在这个充满和谐及活力的团队,找到了发挥才华的舞台。

短短几年时间,他迅速掌握了各种耳鼻喉疾病的先进诊疗技术,如喉癌、下咽癌的激光微创手术,头颈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鼻内镜下鼻窦手术、鼻腔扩容术、鼻腔鼻窦肿瘤微创手术,耳内镜下外耳、中耳微创手术等。

邱志利并不满足于常规技术,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我们开展的早期喉癌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和等离子技术治疗鼻咽喉良恶性肿瘤,可以达到不开刀治疗肿瘤的效果。”他介绍道,而且时间短,费用低,恢复快,填补了区域医疗技术空白。

既会随机应变,又能坚韧不拔

以“换位思考,患者至上”为座右铭的邱志利,总是以患者体验、患者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尺。

2019年12月一天的凌晨1点,邱志利突然接到急诊室电话,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初诊为“急性会厌炎、III度喉梗阻”,急需耳鼻咽喉科抢救治疗。他立即召集住院医师、值班护士,做好抢救准备。“患者进入抢救室时,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直冒冷汗,病情危急。在喉镜下可见,会厌表面数个囊肿样物,充血肿胀明显,几乎将声门完全堵塞。”邱志利见状,脑中闪过多种治疗方式。“由于患者病情急剧加重,只得先行环甲膜切开,缓解呼吸困难,再行气管切开及抗感染治疗。”危急时分,他当机立断,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巨大的胸腔压力将血液、痰液喷向我们身上,但没有一个人躲闪、退缩。”邱志利回忆道,为了救治患者,再大的付出与努力都值得。

“作为一名医生,除了应变能力,还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为一位80多岁的患者治疗时,邱志利这样感慨。该患者右鼻持续血流不止,曾在其它医院做过鼻腔填塞术,仍有血液渗出。“我接诊后,为他行鼻腔电凝止血术,由于出血部位隐蔽,加上患者属高龄,术中出血不止。平时半小时的手术,一个多小时仍未完成。”他说,作为医生,绝不轻言放弃,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出血点,成功解决了患者的顽固性鼻出血。

在临床中搞科研,在科研中干临床

“当好一名医生,要不断在临床中总结,形成经验和理论。”邱志利从2013年开始,先后在国内医学刊物发表论文近10篇,内容涉及鼻咽癌、喉癌、声带息肉等的疗效分析及新技术应用,曾获得万州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论文奖。

其中,《抑制NFBD1表达对喉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一文,通过对多个临床病例的研究发现,重组的慢病毒NFBD1siRNA序列,能有效抑制NFBD1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喉癌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2015年以来,他先后参与了5项科研项目,独立主持了“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一项。在耳鼻咽喉科,他是“技术新星”、“学术明星”,多次获得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学员荣誉,还先后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