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既“治病”又“治人”的新境界
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肠道外科青年医师——樊奇
“医生的工作对象不仅是大同小异的病,更是形形色色的人。上医治人、下医治病。在治病过程中,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2012年7月,樊奇踏进我院普外科正式走上行医之路,七年来,他开启了既“治病”又“治人”的新境界。
把“态度决定一切”奉为圭臬
樊奇是湖北利川人,2012年7月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普外科工作。“刚来医院时,心里忐忑不安,因为一直是从事基础研究,不知能否胜任临床工作?”科主任熊德海当时没有正面回答他,只说了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樊奇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在七年的临床实践中一以贯之。一切从头开始,一切从基础做起,写病历、查房、做手术、上门诊……如今,他每年主管病人超过1000人次,每年参加手术超过500台次,因病人多、手术量大,几天不回家已成为一种习惯,他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
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门诊到病房,从开腹手术到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手术、从脂肪瘤切除到直肠癌治疗,他由一名忐忑不安的医学生,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主治医师,尤其在急腹症、消化道肿瘤、腹外疝等疾病诊治上颇有建树,并在腔镜微创技术方面敢于创新和突破。
据了解,肠道(含疝与腹壁等)外科是医院普外技术向尖端和纵深发展的代表性科室,具有80余年的历史积淀,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万州区医学重点学科、中国疝病专科联盟、万州区胃肠疾病诊疗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科室常规开展数十项新技术,其中,达芬奇机机器人手术、单孔腹腔镜LESS技术、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技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樊奇说,能亲身参与这些新技术,让自己受益匪浅。
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当做信念
两年前,樊奇接诊了一位40余岁的女性患者,通过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伴肝转移。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患者情绪反应异常强烈,精神状态极度低迷,甚至对治疗产生恐惧和抵触。樊奇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让患者恢复了治疗和生存信心。之后通过MDT团队讨论,制定了“先化疗、再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一年后全面复查,没有转移和复发征象,至今患者对这规范的治疗措施都非常满意。
曾经有一位来自偏远山村的老年患者,因消化道穿孔入院,经过手术及后续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有一次樊奇查房时,发现患者的午饭啃的是白馒头,他当场责怪患者的儿子:“我对你说过,你父亲需要加强营养,才能尽快恢复。”患者儿子面露难色,嗫嚅道,“不瞒医生说,我身上只剩下回家的路费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樊奇感同身受,当场掏出几百元钱塞到他手中,并说:“你放心,我尽可能用最经济的治疗方案,既治好你父亲的病,又让你少花钱。”患者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把“对医学常怀敬畏之心”作为动力
临床工作再忙再累,樊奇都不忘学习。门诊、病房、手术,开会、出差、培训,撰写论文,参与科研……他的时间挤得满满的,以至忽视了对父母的照顾、对妻儿的陪伴。
近年来,他先后参与了国家卫计委科研课题“腹腔镜适用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价值与应用研究”、万州区科委科研课题“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极限保肛的价值研究”。同时发表学术论文6篇,涉及肠道疾病、疝与腹壁疾病、阑尾疾病、腹腔及腹膜后疾病、体表与软组织疾病等多个领域。还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先后获得国家卫计委腔镜培训合格证书及亚太疝协会中级资质证书。
学术与科研齐头并进,让他在医学理论和临床诊疗上实现了实质的飞跃。学医八年,行医七年,樊奇深深地爱上了这份职业。他表示,对医学常怀敬畏之心,是驱使医生实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梦想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