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又一轮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全院上下闻令而动,奔赴抗疫新战场,充分发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守初心,全力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这场“歼灭战”中留下一个又一个动人镜头……
镜头.1
群众就医保障有力。城市静默,不少患者对正常就医出现了担忧,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我院生命绿色通道常态开启。
11月18日,我院肿瘤中心的一位患者为万州名亨小区高风险区管控人员,科室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患者收入过渡病房,并主动为隔离患者及家属点餐、心理疏导。
11月20日,我院产科接到紧急救援电话,高峰石梁一位孕妇在家发作,老公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一位老奶奶陪同,而且产妇对自己的具体孕周不清楚,整个孕期也没做过产检且没有48小时核酸结果。
接到电话后,我院一面派遣120迅速出动,一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组织产科、新生儿科、手术室、彩超医生做好手术准备,最终在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下顺利完成分娩,母子平安。
镜头.2
核酸检测有序高效。医院先后抽调7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其中党员干部有150人,包括选派的行后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参与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他们在经过培训和严格的考核后,带着责任与使命,穿上防护服,深入社区、小区各个角落,井然有序为广大市民逐一进行核酸筛查,有力地充实了疫情防控一线力量,圆满完了成钟鼓楼、陈家坝、太白街道等129个采样点采样任务,完成日均15万人核酸检测。
郎春辉就是一名从行后选派支援的党员,他近期因颈椎神经压迫导致左上肢疼痛正在接受治疗,但主动申请到采样任务最重的南门口广场、沱口居委会广场等采样点参加核酸采样工作,全程坚持站着采样,每次采完样后右胳膊酸痛,他打趣说:“这下两边的胳膊充分平衡了”。
在一线涌现出许多这样的事迹,他们是夫妻齐上阵的廖小云和张培江,殷波和苏小琴,她们是连续奋战多日的胡美、陈鑫洁、刘雯、姜森林、李夏林……,她们是主动上门服务的刘涛、杨靖……
不少市民和小朋友为“大白”们送上温暖礼物,表达他们的谢意,也正是他们的支持,才让这些付出都值得。
镜头.3
救治患者全力以赴。重庆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承担着渝东北片区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自10月2日起开始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及患者救治工作,建立了各项联动工作机制。院领导每日现场办公,专职院领导驻点指挥,精准研判,科学调度。医疗、护理、院感、后勤等工作组多部门联动,严格落实指挥部决定,做到快速、高效开展工作。
面对患者急速增长的情况,2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一线,120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6个医护组每天六班四小时轮流上岗,确保病区稳定安全运行。
“你们尽快安排一下,这里需要接一个病患。”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应急医院党支部书记张兰的微信群里,还在持续不断地跳动着信息,为处理完工作,她一直忙到了凌晨4点。
好不容易躺下的她,脑袋里全是新冠救治工作,吃了安眠药才勉强睡了2小时。第二天一大早,她又匆匆来到应急医院,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
在应急医院办公区内,电话声、脚步声、忙碌声,各种声音不断地相互交织,同城市的静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自10月2日以来应急医院所有行后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有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在办公室熬了多少个夜晚,但为了成功击退疫情,每个人都在克服身体疲惫持续坚守……
Part.4
方舱建设书写万州速度,11月14日,接区委、区政府通知,我院立即启动应急区方舱建设。舱医院分为A、B两区,建筑面积约15800平方米,A区利用300个集装箱式房屋,搭设附属建筑,设置床位约1200张。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全体职工坚守岗位,采取轮班制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为了保障工程进度郭曙光带领项目办的同志连续奋战3天只休息了6个小时,经过6天的紧张施工大家的共同努力,于21日正式开舱收治患者。
面对疫情,我们团结一心、排除万难;
面对疫情,我们临危不惧、主动请缨;
面对疫情,我们并肩作战、担当作为。
疫情终将过去,
在此点赞疫情中奋战的每个三峡医院人,你们都是最可爱的。